事实上,"中国声谷"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并不是一个地方。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发展进程,促进产业规模壮大,国家每年安排5000万产业专项资金,安徽省与合肥市按照1∶1∶3的配比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对产业发展予以支持,同时制定了一整套产业政策,创新设立了“金融创新、市场推广”两大政策服务体系,并对园区环境、园区配套、入园企业人才家属落户安居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依托安徽人才市场,对企业各类人才需求给予重点支持。
合肥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声谷”?应该是想问“中国声谷”为什么会落地合肥。
据澎湃新闻报道,合肥高新区推进“中国声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国声谷办”)主任阚伟称,合肥高新区作为“中国声谷”的载体,是为了充分发挥其自1991年建成以来的产业聚集效应。
阚伟表示,
“合肥高新区的产业聚集特色非常明显,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优秀企业包括科大讯飞、浪潮等创业企业,也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等军工企业。此外,汽车、家电、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都聚集在合肥高新区,可以充分为‘中国声谷’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中国声谷”近年来的发展也不错。2016年,“中国声谷”年产值327亿元,增长44.1%,核心产业产值达到47.43亿元,同比增长27.3%,占全国核心产业总产值的9.6%。截至2017年11月,“中国声谷”已入驻企业包括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盾、赛为智能等150家,跟进在谈的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项目超过200个,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