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肥信息内容详情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2025-08-30 10 51kk

魔都——上海,霸都——合肥,你知道文都是哪里吗?

文都是指桐城,位于安徽中部偏西南,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为清朝文坛上较大的散文流派。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桐城派以博大精深的文论、丰厚清正的著述而闻名天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等,其中这三人又被称为是“桐城派三祖”。

因桐城派在清朝时期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曾一度称雄于清朝文坛达两百多年之久,再则其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桐城就有了“文都”之称。

桐城的这块土地上,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这里生活了。到了夏朝、商朝时期,此地属于扬州。

周朝的时候,这里因为种植油桐,所以封设桐国。

秦朝时期设郡县制,这时桐城境地属于九江郡。西汉时期,初为为枞阳县,后称舒县。之后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随着朝代的屡屡更替,所以又屡有改属改称。

到隋朝的时候,改为同安县,属同安郡。

后来唐朝安禄山发动判乱,也就是安史之乱。到了公元757年,朝廷决定去同安郡、同安县中的“安”字,同安郡改为盛唐郡,同安县改为桐城县,自此,桐城之称就流传了下来。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桐城是江淮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派在清朝一度称雄文坛达两百多年之久,其在哲学、诗歌、史学、绘画、美学、小说、戏剧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和取得了重大辉煌成就。

比如在诗歌方面,就以明朝、清朝时期而论,单桐城诗人就达千余人。

再如,

在明清两代,有据可查的进士就达240人,举人有640人,贡生有509人。通过科举考试而走入官场,并且官职在七品以上的官员达786人。

就单以数据而言,桐城被称为“文都”,是实至名归的,也是当之无愧的。

桐城风景名胜之地很多,比如嬉子湖,嬉子湖,是桐城唯一的天然内陆湖泊。还有龙眠山、三道岩等。

桐城还有一个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又称“圣庙”,其曾经是庙学合一的文教之地,也就是县学和儒家教学之地。

桐城文庙内,有棂星门。棂星在传说中是谷神,也就是掌管五谷之神。而棂星门的意思就是“五谷丰登”的意思。

在桐城文庙中,还有桐城市博物馆、桐城派陈列馆。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其中,桐城派陈列馆,主要展现了桐城派的兴衰,以及桐城派重要人物的师承关系,可谓是了解桐城、了解桐城文化和了解同城派的重要入口。

1.帝都——北京

北京在春秋时期是燕国国都,金朝时期为中都,元朝为元大都,明朝为首都京师,清朝为国都,北洋政府为国都,现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北京作为多朝古都,别号帝都是名副其实。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2.魔都——上海

魔都其实是摩登都市,是modern的音译,意为引领潮流,上海不止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还是全亚洲最发达的城市,被称为摩登都市也是理所当然。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3.霸都——合肥

霸都合肥可能是最后争议的的称呼了。

合肥的霸都之称最早源于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大会》,一个名为“合肥中部硬吃”的网友ID,最开始他是想讽刺合肥。

但霸都这个称号很快得到了合肥网友的欣然笑纳,为什么呢,因为合肥确实有霸气的资本:

①合肥把巢湖纳为内湖,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拥有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

②合肥科学岛是世界实验室核聚变研究中心。

③合肥是中国三大科技城市之一,另外2个是北京和上海。

④合肥是中国家电之都,产生了众多的第一台,如窗式空调、微型电子计算机、VCD、变容式冰箱等

⑤合肥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分别是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托卡马克巨变试验装置。

霸都之称虽为戏言,但合肥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县城一跃成为新一线城市发展的确实很快,2001年合肥GDP为369亿2020年合肥GDP跻身万亿合肥的发展简直就像做了火箭一样。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4.文都——桐城

有人说文都应该是河南鹿邑,因为那是老子的故乡,有人说文都应该是山东曲阜,因为那是孔子的故乡。

实际上被公认的文都是——安徽桐城。

桐城是清朝时期最大散文流派的发源地,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的作家有1211人,传世作品2000多种,桐城派有“四祖”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除了以上4个,还有下列X都城市

妖都——广州 (不知道是不是和广州的小蛮腰地标建筑有关)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仙都——杭州 (新白娘子和许仙?)

鬼都——泰安 (泰山神是主生死的神?泰安有一条奈河?)

废都——西安(退出政治历史舞台的都城?)

瓷都——景德镇

雌都——深圳 (男女比例失调?)

雾都——重庆

神都——洛阳

合肥的地理环境.位置?

地理位置 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 自然气候 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城市环境 淝水穿城而过,环城公园似翡翠项链;逍遥古津、教弩梵钟、包河秀色、蜀山春晓,徜徉其间,吊古论今,令人留恋忘返。中国科技大学的落户合肥,更使这座“千年古邑”享有了“中国科技城”的美誉。 语言文化 合肥方言:合肥方言属江淮官话。目前市区的口音已被通行语普通话严重同化,其音系已基本丧失江淮官话的特征,仅保留了调值特征和发音方法。只有在市区以外的肥东、肥西和长丰,还保留着传统的合肥方言。 记得采纳啊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