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不是一线城市,而是“强二线城市”的新称呼,是介于一线和二线之间的层级;
其次,这个榜单是媒体级别,不具任何权威性。发榜机构是东方卫视旗下的第一财经栏目组的下设机构,属于地方电视台的孙公司级别;
再次,这个名单每年都会变动,无锡在新一线两进两出,大连、济南、昆明也都曾入围过,现在也都重回二线,连续四年入围的宁波也首次“降级”。
另外这个榜单并非综合实力排名,仅仅是商业魅力排名,甚至无关于收入和经济规模,所以才会出现3000亿级别的廊坊在二线,7000亿级别的唐山在三线的情况。
因此不要太把这个名单当回事,毕竟这种评分方式本身对一些城市的特点来说有优势,而且这个榜单的评分标准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就比如去年昆明挤掉无锡入围新一线就引起一片哗然,今年合肥挤掉宁波也是一样。如果真论综合实力,合肥也未必赢得聊大连和济南。何况二线还有俩万亿俱乐部成员,尤其无锡同时还是人均GDP全国第二。
这份榜单仅仅是关于商业魅力指数的一个分析,既不是权威定位,也不是规划所在,不会为城市带来什么好处,最多增加一些存在感罢了,只当看了一档财经节目而已,图个热闹,不必当真,更不必较真。

合肥是安徽的省会,位于安徽地理位置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全市总面积114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0万,2018年合肥GDP达到7822.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人均GDP为9.8万元,也是全省最高。
合肥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合肥是一座幸运的城市,曾经在省内也是一座尴尬的城市。说它幸运是因为合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它一直都不是安徽的政治中心,而且新中国成立之时,合肥的城区人口才5万,在安徽并不起眼,当时在安徽的城市当中,有"长江五虎"安庆,还有"四大米市"之称的芜湖,它们的实力比合肥强得多,但合肥却被定为省会,出人意料。说它尴尬,是合肥被定为省会后,合肥也仅仅是安徽的政治中心,安徽发展的重心也一直不在合肥,而在长江沿线。
合肥真正大规模发展是在2005年之后,在安徽推行的“强省会”战略下,合肥经济强势崛起。2005年合肥GDP比南昌还要低150多亿,但10年间合肥GDP暴涨563%,在我国省会当中一骑绝尘,已经把南昌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的合肥已经今非昔比,不仅得到了省内的大力发展,还有国家的政策扶持。长三角扩容后,安徽部分城市纳入其中,而合肥就被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与南京、杭州处于同一等级。另外,合肥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被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全国也就只有北京、上海、合肥以及最近的深圳被定位为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首都北京。总之,未来合肥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