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喷,估计是小学生提的问题。
不过贝哥作为合肥人,还是会普及一下下。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
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
(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
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
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
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中国最爱阅读城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
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29位。
2018年9月,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2018中国内地城市综合排名17名。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处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不属于浙江省,安徽省与浙江省接攘,处于浙江省西北,合肥市也位于浙江省西北,但不与浙江省接攘,合肥市与浙江省公路联系有浙沪苏皖高速,从合肥出发,经芜湖、宣城,可到浙江,也可通过高铁相连。
合肥的原名叫“庐州“。
在古代,“肥”的意思可不是“肥胖”的意思,而是“归异出同曰肥”。意思就是说,如果两条河是在同一个地方流出去的,就叫做肥。
在合肥这个地方,有两条河,东淝河与南淝河,一条向东,一条向南,这两条河的源头是一样的,于是这个地方就被称为“合肥”。
合肥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把淮南王国改为九江郡,下辖合肥,这个时候的合肥还只是一个县。
到了隋朝,合肥是庐州府的所在地,因此合肥也被叫做庐州、庐阳,一直延续到清朝。
至于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则要到1952年了。
那么,合肥为什么不继续叫庐州呢?听起来不是更好吗?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重名,当时,四川有一个酒城就叫“泸州”,虽然字不同,但读音却是完全一样,让人很难分辨,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就把庐州废弃了,只叫合肥。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合肥辖区内,光是带“州”的县城就有四个,分别是宿州、亳(bó)州、滁州、池州,甚至宣城在过去也叫宣州。既然都有这么多的州了,如果省会再叫庐州,岂不是更难分辨了?于是就改叫合肥。
合肥原名叫庐州。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合肥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全市下辖4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合肥是首批中国国家园林城市,自然景色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