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专家解释,依靠中科大的科技实力,另外再加上合肥在中国中部地区的科技实力并不低,而且投入的资金是中部各省之中最高的,其中科大的量子通讯领域更是世界前列,但却面临产业化的难题,所以给予国家科学中心,也是正好可以推动中部的科技发展了。且据人民网报道所说,在合肥科学岛上的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科学家建造的混合磁体装置所能产生的稳态磁场强度高达45万高斯,是地球磁场强度的90万倍。就此来看,合肥的重含金量还是非常厉害的。然而,合肥不仅拥有让众人眼红的高“含金量”,他也是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的,如古色古香的三河古镇,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四顶朝霞八处,统称“庐阳八景”……
全面发展的合肥,不可谓不是我国两大综合性科学中心城市之一。
首先,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合肥工业大学两座老牌的工科名校,以及一系列科研机构,科研基础好。特别是中国科技大,虽然综合排名在国内并非最好,但是理工科方面是国字号第一学府,物理系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你如果都不搞高科技研发,还有谁可以去搞呢?不发挥这个优势,还搞什么科技发展呢?
其次,安徽省也很重视。安徽是个一城独大的省份,不仅经济上合肥GDP占了全省的大头,高等院校也占了安徽近一半,全省的优秀人才,除了一小部分去外省读大学的,剩下的绝大多数都在合肥,而我安徽一直以来基础教育发达,学生的文化素养底子普遍都还是不错的,人才丰富。在这样的城市搞科技研发,能够就近吸引人才。
其三,合肥环境优美。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省会城市,合肥的市政规划还是不错的,城市绿化搞得很好,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总得来说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宜居城市。比较符合高新产业的布局规律,高新科技的人才嘛,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对生活品味的追求自然高,选择在一个环境不错,经济也可以的地方工作,实乃上策。
最后,谈到高新科技,再联系合肥目前的产业,笔者认为,合肥目前的产业状况和自身拥有的科技力量严重不匹配,整体上还不够高端。虽说合肥拥有众多的高等学府,照说人才济济。可惜令人遗憾的是,合肥相对落后的产业使得年轻人收入和合肥越来越高的房价差距越来越大,还是有相当多的年轻人毕业之后离开了合肥去了长三角。
所以合肥千万不能跟印度一样,高端科技和实际的产业脱节了,最后把人才培养出来了却留不住,全给别人做了嫁衣。必须升级地方的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否则房子盖的再好,地铁修的再好,该走的迟早还要走,不愿来的永远不会来。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我第一次来安徽,就在刚刚我去坐车的路上,走的比较快超过一个老人,听见我咳嗽两声,就娓娓道来,我感觉全中,在家里中医也是这样说的。
最后他让我意思哈,给支付宝,我只有微信,他问我要东西意思哈,说是我的贵人,我尽然信了给了他两包烟!
我是不是在合肥被纯酿的安徽人骗了?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