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肥信息内容详情

合肥市往哪个方向发展

2025-11-03 2 51kk

合肥为什么一直往南发展而不是往北?

1.合肥往南发展是偶然的趋势.

由于巢湖市达不到地级市的标准,撤地设县级市,三市瓜分巢湖市,合肥独占巢湖,吞并了巢湖的南部,就使得合肥慢慢往南发展。

2.合肥往南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安徽的发展较好的城市大部分都分布在南部,合肥得向南发展与这些城市进行融合与交流,合作,争取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提高合肥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也是为了壮大合肥城市圈。(抱团取暖)

“皖江经济带”的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合肥作为皖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必须向南靠拢,与下面城市进行融合才能更好地开发皖江。(国家战略)

随着安徽部分城市加入长三角,合肥作为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也积极配合长三角的工作,分担长三角的压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心自然会向南倾斜。(谋求发展)

3.合肥不宜向北发展.

北部城市分布较散,发展较慢,环境较差,难以聚拢发展。而且交通设施并不太好,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仅靠安徽一省之力难以有多大起色。再加上淮河以北和以南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难以融合。

合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在国内大城市里面,合肥并不出众,反而经常被忽视。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发展。他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独当一面,更别提带动皖北发展了!

我来合肥地图放上来一看就知道了。

其实合肥不是一味往南发展,只是因为南边发展早点而已。

现在合肥的西边高新区和东北的新站区都在如火如荼的发展,速度一点也不比南边慢。

合肥真正没发展的地方是西北方向。

那么为什么呢?

请看下图:

合肥市往哪个方向发展

看到左上角那两个大水库了吗?

那是合肥人的饮水来源,分别是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

水库周边属于水源地保护范围,不能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和工业用地。

只能做旅游业和休闲业、农业。

所以,那边的基础设施一直薄弱,连路网都没健全。

合肥向北发展吗?

  全合肥向北看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北城实现建成区面积超50平方公里,人口超50万人,2020年前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合肥中心城区,真正实现“南有滨湖、北有北城”,把北城打造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新亮点”的战略目标。  政府之所以把北城新区纳入主城区,正是看中了这片区域里难以估量的待发展潜力。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北城新区是距离主城区最近的区域,通过高架十分钟即可直达。从交通优势上来说,北城拥有整个合肥最完善的交通网,地铁、高架、高速、高铁、机场、公交道路,立体化的交通为区域发展提速,同时,北城又是合肥产业园区集中、人口集中的区域,这无疑为提供了持续的能量。从整个生态资源,北城是合肥唯一一个拥有五大湖资源、唯一一个拥有国际高尔夫的区域,北城的生态优势已经有目共睹。  综合地理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人口优势以及已经呈现的商业繁荣,北城的发展在3-5年内必将发生质的改变。

合肥为什么向西南发展?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未来能否巨大的崛起,其实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对全省形成强有力的吸引能力。而城市的发展方向,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人口吸引和城市吸引的方向。

从目前来看,短期来看,合肥向西南发展没错。因为安庆和六安1000多万人口,那是对合肥最认同的,所以发展西南部,能够有效吸收西南部人口,将安庆和六安纳入合肥第一轮扩张中。而现在这个目的已经实现,因为合肥人口中和购房群体中,六安人和安庆人最多,加起来占比超过30%。而且现在基本上安庆和六安的人,有点钱的都会去合肥,这个目的已经达成了。按照合肥现在的房价,未来吸纳的效力将递减。

所以现在的合肥,与其说是安徽省的合肥,其实还不如说是皖西南的合肥,六安和安庆人的合肥。因为皖东南的地市,宣城、滁州、马鞍山,芜湖等都被南京吸引走了,根本很少受合肥影响。所以往东发展,其实受到极大的限制,要跟南京正面竞争。

而安徽人口的重仓,其实在皖北。无论是阜阳,亳州,宿州,还是蚌埠等,都是人口很多的,皖北加在一起有3000万人。这是合肥长期发展的大粮仓。而且现在还没有有力的竞争者,只有河南省的郑州,但是郑州还没有形成气候。所以长期来看,合肥一定要发展北部,将皖北人口吸附到合肥,将皖北的辐射加强。而现在这个辐射力相对不大,人口千万的阜阳,在合肥人口和买房人口占比,都不如六安的一半。所以可想而知,北部发展的薄弱。

所以对于合肥而言,西南部发展成熟后,应该快速向北拓展发展空间,长期来看,形成对皖北的辐射,这样能够形成南京都无法具备的虹吸效应。而且皖西南和皖东南格局已定。即便是合肥发展迅速,也很难让皖东南的人到合肥来买房子,居住,生活。而如果皖北能够对接,延伸,那么真正形成合肥皖北走廊,那么合肥潜力无限。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