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位于安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安徽第一大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
合肥属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属于长江经济开发区,是尽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中部省会城市之一,被称为“霸都”!合肥依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取得骄人的成绩。合肥也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还是美食的天堂。去合肥不能不去三国故地逍遥津,三河镇,大蜀山,去罍街品尝美食更是必不可少。
经常有省内的兄弟城市调侃说合肥这个二胖是吸血鬼,吸走了全省多少资源材建设起来的城市,那么我心中的合肥是什么样的呢,大家请往下看。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 ,是安徽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70.44万人,常住人口818.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城镇化率76.33。

合肥在2020年被评为“新一线城市”,正式跨入一线城市群。

合肥的发展相较于其他城市可以说是飞速发展,2000年的时候合肥城市还只是一环内,我记得出了一环到临泉路,临泉路都是荒凉一片,当时我家在这里买房子,别人都说怎么买这么偏的地方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肥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面积也越来越大,从之前只有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这四个区到如今的政务新区,滨湖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面积越来越大,除此以外合肥将整个巢湖划入合肥,成为了全国唯一拥有整个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城市,开启了大湖名城时代,现在合肥正在往巢湖方向发展,未来会形成滨湖新区老城区两个中心点。

合肥未来的发展是打造科技教育城市。除首都北京以外,合肥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拥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重点科研设施及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

合肥现在的城市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好了,目前以开通3条地铁线,目前在建的有4,5号线,未来规划地铁线贯穿全城,出行非常方便。


也许省内有很多城市不服合肥,但是想一想合肥的位置真的不好,周围西有武汉,东有南京,上海,北有郑州,徐州,南边还好。这种条件下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不强大起来那么省内的人才都会被周边城市吸走,合肥虽有中科大但是打铁还需自身强,合肥自己不发展,培养的人才都会流失到大城市或者国外去。

我是李胖龙,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给我个关注,让我知道谁这么有眼光。哈哈
不知道题主是想问合肥那方面的问题?不过就我而言对合肥没什么好感,对于安徽省内所达成的共识——合肥吸血也是深信不疑的。
如果论在合肥宜居度,个人认为合肥相对而言比较宜居,但是和省内的芜湖、马鞍山、滁州相比,我还是比较偏向后三座城市。
如果论合肥的未来发展,我也是比较质疑的,虽然合肥定位为国家科研城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但是合肥除了中科大就很难再出现什么支撑其科研城市的美誉了,与深圳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就算有中科大也只是在高科技领域有领先,未必会在民用领域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转化不成赚钱的工具。然而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当中合肥不论是城市配套基建,旅游资源,经济状况都是最差的一个,所以也是尴尬至极。但是其集全省之力发展,未来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国家12个中心城市合肥已经被排除在外,想有大作为估计也是够呛。
最后我想说一下,合肥这种集政商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对省内经济是弊大于利的,比如说四川、湖北都是鲜明的例子,抛开省会不看,就是一落千丈了,个人认为安徽想要跃升,阜阳亳州是不可忽略的存在,这两个市人口占据李安徽近四分之一人口,劳动力流失也是安徽省最严重的,但是人均收入和基建方面却极度落后,我个人认为安徽未来十年,这两个地方应该优先发展,一单这两个地方起来,所带动的经济发展是合肥无法企及的。我本人是滁州人,个人认为滁州,马鞍山,宣城这些地方省会是南京,未受到过合肥半点好处。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