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肥信息内容详情

为什么有人说“合肥是借全省之力发展起来的”?你怎么看?

2025-09-15 13 51kk

合肥是谁发展起来的?

合肥是合肥人在全安徽人民无私奉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前合肥只能说是一个小县城,因为地处皖中,安徽省的腹心位置,被毛主席老人家等老一辈政治家看中定为省会,而在安徽一众城市中渐渐发展起来。

后因接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大学等一波高校,而在安徽省以及全国奠定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在安徽全省人民的支持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有人说“合肥是借全省之力发展起来的”?你怎么看?

所谓的合肥借全省之力发展起来,主要是指政策上对合肥的支持与倾斜。从省一级的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重点发展省会城市,这样的发展战略是合情合理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分散发展,资金资源都不足。

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可以佐证合肥借全省之力来发展。那就是将巢湖并入合肥。我们知道,巢湖并入合肥,不只是行政区域的扩大,而更因为有些巢湖这个得天独厚的大型淡水湖泊资源。合肥可以围绕巢湖大做文章,我们知道,现在的城市建设,独特的自然资源非常重要,围绕巢湖而建的地产旅游项目,广受欢迎。而合肥的滨湖新区南临巢湖,就以安徽的浦东而自居,说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金融中心,据说已经引进了许多经融后台产业,包括一些大型银行的呼叫中心入驻。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新区。

合肥的发展,目前看来,滨湖新区的申报和国家级科学中心这两大项目是中心工作。现在省委省政府全部搬迁至滨湖,人行分行以及六大行安徽省分行全部搬迁至滨湖,可以说是举全省之力来支持这个新区了。而国家级科学中心,合肥又批了很多地来建设,省里肯定也要配套一大笔资金来建设,这些资源是其他地市无法取得的。

补充:合肥的发展,并不导致其他地市的衰落。经济的集聚,中心的行成,有它的好处,虽然会给周边带来人才的流出,但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是相互补充的,这就是经济上的比较优势。

合肥的发展起来,它的经验可以帮助其他地市,比如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就是合肥经济开发区和阜阳共建的,引进了合肥新区的城市建设经验,安医大都在那里建设了分院。产业园里引进了不少企业,也算是一个新城了,据说那里的人员工资都不低的。

为什么有人说“合肥是借全省之力发展起来的”?你怎么看?


为什么有人说“合肥是借全省之力发展起来的”?你怎么看?


为什么有人说“合肥是借全省之力发展起来的”?你怎么看?

这个命题是安庆人提出来的,是个伪命题。其实很简单,把省会放在安庆或者把安庆当省会发展,这个命题就消失了。安徽南边的某些人觉得他们没有像江浙一带富是合肥拖他们后腿了。其实安庆和江苏浙江也不接壤,但某些人就是意见大,有什么办法呢

合肥发展是因为国家实施什么政策?

国家支持合肥建设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按国家拨付资金给予1︰1配套补贴;省级中心按省拨付资金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补贴。支持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

激励加大研发投入。遴选一批“卡脖子”技术项目,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攻坚”等方式,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对承担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项目的,择优给予50万元—100万元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研发费用15%,给予10万元—100万元补贴。对租用纳入共享范围仪器设备的单位,按年租用支出的20%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按国家实际拨付经费给予每个项目最高500万元配套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的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按实际保费的30%给予补贴。对省科技重大专项等,按省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给予配套补贴。

合肥的发展得益于国家长三角向安徽的扩容,也是因为国家想通过长三角沿着长江向内地辅射,安徽肯定首当其冲。所以省会合肥的规划立马高大上,普铁时代在省内的地位都比不上蚌埠芜湖阜阳……你能想象到吗?之前合肥到南京上海居然要从蚌埠绕道!

高铁现在都快是时钟型了,合肥的水运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安徽现在正在修江淮运河,开通后连接长江淮河流域,合肥肯定是枢纽,那么合肥的水运可能是内河第一大港!合肥相比较杭州南京有土地人口相对便宜的优势。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合肥底子差基础薄弱,没有上海杭州南京的天然优势,所以能弯下身段竭尽全力招商,没伞的孩子得学会奔跑!

当年的中科大,今天的蔚来都是别人不要的,这支投资队伍真的很专业,让人敬佩!!!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