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的《夜宿山寺》把山寺的高和夜晚的静写得非常逼真,身临其境。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
三、四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原文: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楼多么高,在楼上人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和寂静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原文: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去过,开福寺背倚大蜀山,整体建筑风格恢弘庄重,奇怪的是寺内香火谈不上旺盛,甚至有点清淡,可能因为是新建寺庙,人气和那些千年古刹不能比,即使和合肥市内的明教寺相比也显得弱了些。
但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商业开发的开福寺保留了寺庙的本来面目:佛门清净之地。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