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开始到大四,完成十个马拉松距离的长跑,猛一看很吓人,这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是学业,但是细细一看:
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十个马拉松就是421.95公里,即每周至少需要完成三次长跑,每次跑步距离不得低于一点五公里。
对于有些平常热爱锻炼的人来说,简直可以超额完成,只是最基本的锻炼程度,一周七天,跑完4.5公里,很多健身达人一天就可以完成。
那么此举有什么目的:
1、锻炼身体
从小我们就知道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大多数为了知识与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而现在合肥学院为了让学生们有个强健的体魄,而推出此项毕业标准。
2、脱离电子产品
现在的大学生,不考研的情况下,时间充足,大多利用在手机与电脑上,整体宅在宿舍,让人觉得“都已经提前进入老年化”,所以这一毕业标准,使得逼迫大家走出宿舍与网络中,让跑步形成习惯,告别手机与电脑,丰富业余时间。
学校的目的
“改革主要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生来说,他们非常新型的、比较新颖的考试方式,不是被动的考试,而是主动的去准备、去参与。摆脱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很符合社会的创新意识,也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目前合肥学院学生通过下载学校指定的APP,根据APP随机抽取的打卡路线完成打卡任务,每周至少需要完成三次长跑,每次跑步距离不得低于一点五公里。学生下载“步道路跑”APP,点击“乐跑”后,屏幕上的地图中会随机出现两个打卡点,学生按照配速要求,经过这两个打卡点即可,从而防止一人拿多部手机代跑。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许大庆介绍,“这是利用卫星定位,每个人在跑的时候每一个手机都会生成它固有的一条路线,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合肥学院学生反映:
合肥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张彬彬说,开学时得知学校要求完成至少十个“马拉松”,当时觉得挺难的,“学校搞这个跑步我们原来以为根本完成不了,但是现在试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跑了十几分钟也就一千多米了,也不是特别累。”三个月过去了,张彬彬已经瘦了十斤,这跟跑步有很大关系。学校里也慢慢形成了这个氛围。张彬彬介绍说,“跑步有利于身体健康,很多同学也喜欢这个花式记学分的方法了。”
我已经看到进校前与毕业后的差距,就是个个型男靓女,肌肉线条标准。
而且我个人完全支持学校的此项举动,合理性大于不合理性。
为合肥这所高校点赞。
大学四年完成10个马拉松,共421.95公里,分解到每天并不多。
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来说,这项新规强身健体,为今后人生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须知,未来当你走入社会,单位绝不可能有时间让你去跑步,除非你能够有村上春树的水平,在家里做自由职业,才会写出《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有谁会这么扒心肝地让你养成这个好习惯,一定是你亲爹啊。
那么跑得气喘吁吁时,不要骂娘,想着你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村上春树,把他没拿到的诺奖给拿回来。
跑步真的是个好习惯,且不论能给你的身材颜值加分,也不论它是最好的减肥运动,光是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就数不胜数。
昨天,我去探望一位轻度中风的长辈,在病房走廊里遇到一位病人,非常年轻,从轮廓上看很帅气,引人注目的是他坐在轮椅上,和推着他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成为对比。
本该为母亲尽孝的年纪却连累老母亲来照顾他。
我向长辈打听他,长辈说他是脑溢血,后半辈子可能都无法离开轮椅。
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原因众多,不运动是重要一个,网络给我们提供很多便利,却让很多人更宅。
宅在家里不运动的后果是血管变得脆弱,轻微刺激它就在体内爆裂。
能坚持跑步的人都很自律,平庸的人更希望能有个强制措施,让自己坚持跑步。
那些运动软件都是人类和自己惰性斗争的结果。
我多么希望到这所大学去接受教育,跑完十个马拉松,我一定会养成跑步的好习惯。
能在这所学校读书,是一种福气,它不仅关心的学业,还关心你活得是否健康。
1、装修房屋垃圾外运费:20元/自然间
2、保洁费:3元/户.月
3、保安费:3—5元/户·月
4、各项费用统收服务费:1元/户·月
5、车辆存车费(自行车、三轮车、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执行所在区县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
6、机动车存车费:小型车150元/辆·月,大型车210元/辆·月
高层物业管理费一般包含清洁卫生费、秩序维护费、公共设施设备维护、运行费、绿化费、综合服务费。
另外物业费之外还有高层电梯费,二次提水、三次提水费、消防提水费(这个目前很多物业都容易忽视不收取)、垃圾清运费。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