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的地级市当中,最受委屈的肯怕就是安庆人了。自1667年清政府设立安徽省到抗战前夕,它都作为安徽省会存在着,只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卫立煌将军把安徽省临时省会从当时的立煌县(现金寨县)搬到了合肥县,而临时省会的绝大部分官员都是安庆人,这就为安庆人喜欢去合肥打下了基础,毕竟亲戚朋友多,差事就好找。
其实早年的安庆人与合肥的联系是很少的,主要的原因一是虽然是省会,但巡抚之类的高官一直在江苏的江宁办公,而合肥只作为一个知府存在。二是从安庆到江宁水路方面,官员向巡抚汇报工作,从安庆上船,晚上一觉到第二天醒来就到江宁了。这个时候的安庆与合肥,从本质上说是上下级关系。
清朝灭亡后,国家变民国,安庆变省会,合肥由知府变成了合肥县,等级降低了,差事也就少了,但此时的合肥人,特别是皖系的段祺瑞在国民政府中掌握着很大权力,安庆与合肥的关系又热了起来,通过任人唯亲的关系,也为安庆人到合肥提供了便利。
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变成了省会,安庆与合肥的地位变换,因而往来更加频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安高速,合安高铁更进一步拉近了距离,安庆己进入合肥一小时的都市圈,这几年,作为霸都的合肥确实有着很大的进步,先是2019年的JDp超过了9000亿,很快迈入万亿元俱乐部,紧接着又被评为新一线城市,经济的繁荣,必然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和劳动力,这就给人才和劳动力都富裕的安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话问的有点奇怪。合肥是安徽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作为一个安徽人,喜欢去合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尤其是合肥近年来发展很快,已经跨入新的一线城市行列,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去施展才干,这也是合肥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想,合肥不仅安庆人喜欢去,所有安徽人都会喜欢的。我是安庆人,我喜欢去合肥,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在合肥工作且安了新家,我在安庆工作期间自然经常去合肥看看,现在退休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合肥与老伴一起帮着照顾小孙女,享受天伦之乐。当然,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处处都是美好的家园,我们也喜欢并向往到处走走看看,感受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我想,整个安庆人都和我的愿望一致的。
中科大在被疏散的时候,其他省份拒绝接纳,安徽积极接收,所以就落户安徽合肥了。
1969年,中国科技大学被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开始南迁。
校址最初想南迁到河南,但派出的工作组与河南方面联络后,河南方面表示怕大学师生挤占河南的副食口粮,无法接纳。
安徽领导人李德生迅速行动,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庆。但安庆条件太差,中科大不愿去,李德生又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中科大。总计搬迁损失非常大,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
安徽省的身份证号开头是34接下的两位就是各个省辖市之间的区别,这也是户籍管理的实际需要。就像电话号码一样,各省市有各省市的代码,各地市又有各地市的的代号,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统计等诸多需要,设立各地市之间的代码是必须的。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