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肥头条内容详情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2025-08-03 2 51kk

合肥这个城市怎么样?

很漂亮,很现代,很科技。

合肥,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截至2015年,合肥有高等院校59所,国家实验室3所,国家重大科学装置4座,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其实看看国内各个省区就会发现,再没哪个省区首府像合肥这么位置居中,合肥能够成为省会,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安徽是将首府换来换去最多的省之一,从清朝江苏安徽正式分立以来,安徽的省会先后迁来迁去多达21次,先后换过9个地方,直到1952年才正式确定在合肥。而在之前,合肥也做过省会,那就是在1853年到1862年,因为当时安徽的省府安庆被太平天国所攻占,只能暂时将安徽的省会迁到庐州府也就是如今的合肥。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合肥当年能够成为省会,主要有这些优势: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合肥位于安徽的正中心

安徽主要分成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江淮之间的皖中地区与长江以南的皖南区域,而合肥处于皖中的中间,在安徽,无论是南北纵向还是东西横向来看,合肥都刚好处于正中心,这样的位置在施政方面最为便利,无论哪个方向都能顾及得到

旧省城安庆的地理位置就相对很偏,其位于安徽的西南部地区,南方是发展比较滞后的池州地区,而北部是大别山区,安庆除了与沿江城市之间来往比较方便之外,与省内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都很不方便。虽然隔壁的江苏南京位置也挺偏,但好歹南京与江苏的重心苏南之间联系很方便,而安庆的地理位置很显然无法与合肥相比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第二,处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合肥的基础比较差

基础差也算优势?其实这个问题需要换个角度来看,安徽近现代以来的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比较低,当时的安徽之内,也只有安庆、蚌埠与芜湖的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但是与国内其他的大中型城市相比,还是差得远。而建国初期的合肥,只不过是个人口还不到5万的穷乡僻壤,基本上就没有工业经济,主要依靠农业

要想拉动安徽的经济发展,那么必然就要建设一座区域性的大城市,而相较于重新改建扩建一座旧城,重新再造一座新的城市显然更加方便,就好像修改一幅旧稿,没有在白纸上直接描绘来的方便。合肥的各方面发展当时都很滞后,如此,在城市建设与工业等投资方面就不需要顾忌太多,受到的阻力自然也会减少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第三,合肥的人文方面,比较均衡

相对来说,江南多才子气,皖北民风较为剽悍,而处于皖南皖北之间的合肥人文方面比较折中,虽然在历史上合肥的地位无法与安庆、徽州相比,但是合肥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合肥诞生的名人。

文化方面,合肥诞生了包拯、李鸿章,武的方面,合肥也是刘铭传、周瑜、冯玉祥、段祺瑞、丁汝昌等人的故乡,人文荟萃这个词语用在合肥的头上并不为过。合肥作为省会,在人文历史方面最好也不能太差,很显然,合肥具有这方面的充足优势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第四,合肥成为省城,也有军事方面的考虑

在历史上的混战时代,淮河两岸长期都通常都分属不同的王权之下,而合肥这个地方,向来就是南北之间的冲突前沿,虽然合肥并不像安庆那样易守难攻,也不像芜湖那样拥有长江天堑,但是这并不影响合肥成为军事要镇

建国的初期,安徽的长江北部建立有皖北行署,而当时的合肥就是皖北行署的中心所在,之后皖南解放之后设立了皖南行署,两者合并为安徽省之后,就出现了到底是要将省会放在合肥还是芜湖的考量,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合肥。

相对来说,当时的东南地区尚且不稳,如果将安徽的省会放在处于江南的芜湖,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并不如后方更加稳固可靠的合肥,如此,安徽的省城就定在了合肥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第五,合肥的地理优势不仅是在安徽,在整个华东也是如此

安徽属于中部地区,但是在经济区域方面,安徽也属于华东六省一市的成员,地处皖中正中心的合肥,是众多南来北往与东西方向的公路、铁路网络的交汇之地,而南京、武汉、徐州与郑州这四大陆路交通中枢城市,都距离合肥并不远,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合肥的交通中枢城市的地位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并非是一句空话,交通上的优势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年来合肥也成为了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中枢,也是其地理位置优势的最佳证明。

不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虽然合肥的区位优势能够为合肥带来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机会,但是也可能会出现被周边更加发达地区反吸的危险。这些年,合肥乃至安徽的大量人才、资源等向长三角流散,就是这方面的主要体现之一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你们觉得它的优势在哪里?

呵,一年前的设问。

合肥的优势在于其战略价值更胜一筹,是历史形成的。
合肥与安庆,新旧省会常被拿来说道/叨叨,二者确实有某些近似的特质,但不是什么“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这方面,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八》里研究得较为透澈——
三国时,两地开始崭露头角,皆为重镇。
起初,孙吴拥有合肥,顾雍为合肥长,旋又失去;曹魏屯皖,不久没守住…但魏-吴之间,也即中原-江南之间,最为紧要/要害的还是合肥。

那些年,孙权最有体会:隔三岔五出差合肥,业绩还不好,而皖城/安庆去的少…孙权的痛点是合肥。

当魏将满宠提出退守寿春的思路时,魏明帝曹叡不干了,说出“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地有所必争也”一番话,后来也证明曹睿的研判是正确的。


曹操之后,那些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如隋文帝杨坚、明太祖朱元璋等都对合肥“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治合肥,规格很高;

杨坚谋划平陈,置庐州总管府,后又置庐州(比置杭州早),让韩擒虎坐镇;

朱元璋斟酌元代的区划思想,曾在庐州路基础上设置江淮行省;

……

(以上都是识货的领导,战略眼光深邃)

无论是空间上的南北对峙时期,还是时间上的由乱入治时期,合肥总会显露出其自身的比较优势/战略价值。

因此,后来姚鼐也说“安徽大府建牙(衙),未有宜于合肥者也”。姚亦是历史地理学家,独具慧眼、真知灼见、远见卓识!


合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淮西根本
安庆:淮服屏蔽,江介要冲;金陵门户
——顾氏的点评,显示了:在全国版图上,合肥的战略地位要更高一层。

这一点,也为后来“坚守大别山、抵御外敌入侵的八年抗战”所再一次证明——历史选择了合肥,来担当新中国的安徽省省会。

文字可以激扬,但这个江山还真不是任谁谁都可以指点的。

芜湖(以江南为腹地)、蚌埠(以淮北为腹地)都很棒,但都不足以中枢全皖;而当年安庆的未入选,也几乎是国、共两党的共识。宿命地看,是气数已尽~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