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的应该是安徽省省会从安庆迁到合肥的事情。
相对于偏处角落的安庆,合肥的地理位置处于安徽省的正中心,无论皖北、皖南还是皖西、皖东,前往合肥比前往安庆要“公平”得多。与同样处于角落的南京不同,安庆北方是大别山区,交通建设也相当不便。
清朝康熙年间,将江南省纵向划开为安徽与江苏省,虽然江苏省会江宁府,安徽省会安庆府,然而事实上很长时间内,江苏的行政机构位于苏州府,而安徽的布政使司却位于江宁,直到乾隆时代才转回了安庆。
合肥吞并巢湖之后,获得了长江航运的黄金水道,然而安庆虽然地处长江边,但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北半球河流北岸是不会有什么大规模港口出现的,因为港口实在太容易淤积,这就是为何皖江沿岸,安庆城市规模不小,但港口吞吐量只略高于池州而已的原因。
另一方面,合肥(庐州府)在清朝就已经是安徽省境内的重要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相争的焦点,战略地位重要,并不逊色于作为“南京门户”的安庆。
而安庆实在太老了,合肥原本城市规模并不如安庆,再加上战争破坏,在合肥重建一座新城,成本要比改造安庆这座规模不小的老城,要容易很多。
安徽原由皖北皖南两府:安庆府和徽州府合而成称,简称皖。合肥解放前是一座县城古称庐州,又因其境内两条淝河而得名合肥。
1949年1月21日合肥和平解放,与长江以南的国民党军形成两岸对峙。中共中央临时在合肥设立了皖北行署,并将人民解放军进军江南的战役总指挥部设在肥东。由于建国初期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复杂,中央从战略安全上通盘考虑,认为沿江一带较易受冲击,而合肥是皖中地带,三面邻山,一面对平原地带,是山区与平原的结合地,可退可攻。另外准南铁路线贯穿其内,陆地运输条件日渐形成,比起水运更为优势,为政治军事上考虑,于1952年成立了安徽省,合肥为省政府驻地。
1958年、1959年毛泽东主席两次视察安徽,对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明确指出,合肥作为安徽省会的战略重要性。至此合肥在政治军事战略位置上也已形成,作为安徽省政府的驻地已无可争议!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不是当初合肥自己要的,合肥那时候没有资格和安徽省内任何城市相竞争,这是当时中央主席决定的事,不过自从合肥成为省会城市之后,其他城市发展就逐渐的衰落下去了,这也是安徽省比较穷的结果,结合了很多医院来发展合肥,也是合肥作为省会城市需要海补的一个过程,毕竟合肥那时是由县城发展成省会的,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缺少资源,发展到现在不说有多厉害也可以力压全省其他城市了。不过我相信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全省都会发展的非常好的,合肥也会反辅省内其他城市发展的。请各位好友不要再喷合肥抢了省会说合肥吸血什么的了,合肥确实需要吸血,或许是合肥体量太小的原因,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合肥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引进京东方,合肥当时也是倒贴钱给他们,引进第一家乐福超市当时那块地只要了1元一平方,中科大在当时都没人要的合肥要了,那时候合肥人自己都吃不饱饭也要保住科大学生饮食正常,等等!所以每个地方要想发展好,都不能坐以待毙,需要付出,需要努力,需要行动,不要不是省会而自卑,不要老想着从省里来拨款,需要积极的走出去,去招凤凰引蝴蝶,但更需要打造出自己的产业来。
安徽省第一个省会是地处长江沿线的安庆市。后拆安庆并徽州,合并成安徽,安徽也是安庆和徽州的头一个字合并,成可省名,省会迁至合肥。改革开放后省政府大力发展合肥,使合肥成了安徽省最大城市,而安庆由于省会的迁走,发展无强劲动力,安庆市发展一般!
要说安徽第一个省会是哪一座城市,还要分析一下安徽建制的由来。清康熙年间,江南省划分为安徽和江苏两省,在官府行文上,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庆徽州宁国池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为简而称“安徽”,而非仅仅从安庆和徽州这两府名字中取首字得来。
江南左布政使司驻江宁,安徽巡抚驻安庆,后左布政使司才由江宁移驻安庆,安徽行政体系才统一,江苏巡抚和右布政使司驻苏州。由此可见,安徽第一个省会实为江宁。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