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景点:
1、市中有包公墓、逍遥津公园、李府、杏花公园。晚上逛逛步行街。都不远。
2、城西去蜀山森林公园时逛野生动物园,顺道爬大蜀山、看烈士陵园、安徽名人馆(三者在一起),前三看过之后,可以接着去科技岛、植物园(离前者很近)3、城南去明珠广场,参观徽园、欧洲风情街、海洋馆、下午到欢乐岛(这些景点全在一起,找一天集中玩,不走冤枉路4、较远些的地方,有肥西的紫蓬山(很不错的地方,离市区20公里左右),一次门票,景全免。
安徽省博物馆免费不免票,可携带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驾照、军官证、老年证、残疾证、社保卡、护照、港澳台同胞通行证等)免费自助领票入馆参观。
严禁携带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入馆,参观者须接受安全检查方可入馆参观。
免费对外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取票、入馆),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不要门票,是免费的。
免费对外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取票、入馆),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建筑布局
安徽博物院新馆位于合肥老城的西南面,省文博园位于新区中轴线的西侧,次景观轴的一端。安徽博物院从多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和四大特色陈列。新馆位于园区的用地中部,主入口朝东,东南、东北分别是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与美术馆,三个文化建筑成品字形布局。整体布局突出公共空间从内部的中庭空间向建筑外部延伸连通的空间效果。东北面有一座小山坡。安徽博物院陈列展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以大楼为主体的整个馆区平面布局呈“中”字型。大楼为砖混结构,面南背北,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展览面积7826平方米,正中主楼五层(第五层为塔楼),两侧副楼两层为展厅。造型呈U形,建筑简洁壮观、平面规矩,中轴对称,庄严肃穆。主楼高耸突出,回廊宽缓伸展,是合肥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三大建筑之一。
国内首个IC博物馆五月将开馆,在南艳湖旁,这对于合肥市芯片发展产业来说,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合肥市目前有200多家芯片企业,前不久在合肥召开的产业峰会,更是让合肥芯片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我们大家都知道,芯片的重要性,像我们使用是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等家电设备,核心都是芯片;芯片如同人的大脑中枢一样,带动着很多机器设备的运行和运转,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围绕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全力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全力打造“中国IC之都”。
合肥确实有这样的底气,也确实有这样的实力。合肥作为科技之城,在科技领域的研发和投入都是非常大的。像我们知道的联想集团,在合肥有最大啊生成和研发基地;京东方在合肥也是有自己的研发基地;合肥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未来这一产值会达到千亿级别这样的规模;
此次国内首个IC博物馆五月将开馆,对于普及产业知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这个行业认识这个行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合肥经开区的南艳湖是经开区的名片之一。南艳湖地处经开区都市副中心,湖边有着不少工业园区和大学, 知名企业汇聚,高端住宅云集。而就在2018年的5月,安徽首家IC博物馆将在这里开业,这家博物馆将展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让参观者对集成电路有着更深的理解。
为什么IC博物馆选址在经开区南艳湖畔呢?这是因为合肥是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的城市,等很多企业都走在国内前列,而安徽的IC业发展势头更是十分迅猛。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在2016年,仅IC设计业就增长了872.46%,居全国增长速度之首,2017年,增长了83.83%。目前,合肥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29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IC产业作为核心技术,是全球竞相抢占的制高点,同时也是新兴产业,是促进区域产业振兴的战略化决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除了IC博物馆,南艳湖畔还有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联想科技港、启迪大街、创客空间等。希望这些创新性强、科技水平高的项目或产业,可以促进合肥经开区的经济繁荣,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发展。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