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厦门中公教育,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建议考虑去。
省会城市的国家级开发区或高新区管委会,实际上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委会第一书记一般由市领导兼任,管委会书记和主任由开发区所在属地的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兼任,相关副职部分由属地领导兼任,部分为专职人员,共同推进管委会机构运转。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人事、纪检等机构,负责统筹管理管委会各项事务,有公务员,有事业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部门和职责基本上都有。
管委会有好有不好。好处是级别相对高,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一般要求都是副厅级,做的好的,上面重视,像省会城市的开发区不少甚至高配正厅,平台比你在县里高,容易晋升。而且从普通县道省会城市的开发区,企业多,财政能力比县里要好,工资普遍会上涨一截,保底多一千块钱。加上省会城市的便利性及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从县里能够有机会调动到这样的单位,肯定是好事,建议不要放过。工作干的好,说不定还有机会事业转行政。
开发区管委会的缺点是人少事多,架构齐全,却无法像县区一样配备足够的人手,经常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工作会比较忙累。而且由于开发区管委会相对较业后封闭,与地方交流不多,干部的横向出口相对受限。如果去管委会,在这些方面要有心理准备。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