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和县”划归马鞍山市以后,它不属于马鞍山市的任何一个“区”管辖;“和县”直接在马鞍山市的管辖之下。
《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 2011年7月14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巢湖市及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皖政[2011]5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 二、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卧牛山街道,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 四、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 五、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和县直接归属马鞍山市管辖,不属于其他区管辖。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东与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南临芜湖市鸠江区,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东北与南京市浦口区一桥相连。和县南北长,东西窄,全县南北最大距离70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6.4千米,总面积1319平方千米。和县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和县猿人、霸王祠、天门山、陋室等4个历史文化景点入选中小学教科书。
和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北宋歌豪杜默、明末清初新安画派的杰出代表戴本孝、“当代草圣”林散之、我国首枚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等都是和县的骄傲。和县生态环境良好,山水资源丰富,拥有鸡笼山—半月湖、香泉旅游区两个4A级景区,霸王祠、天门山等5个3A级景区。此外,还有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沐浴疗疴的“天下第一汤”香泉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是中国最佳温泉度假旅游示范县。
安徽省有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
1.合肥市下辖巢湖市、长丰县、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
2.芜湖市下辖无为市、南陵县
3.蚌埠市下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
4.淮南市下辖寿县、凤台县
5.马鞍山市下辖和县、当涂县、含山县
6.淮北市下辖濉溪县
7.铜陵市下辖枞阳县
8.安庆市下辖桐城市、潜山市、怀宁县、宿松县、太湖县、岳西县、望江县
9.黄山市下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
10.滁州市下辖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
11.阜阳市下辖界首市、临泉县、颍上县、太和县、阜南县
12.宿州市下辖萧县、泗县、灵璧县、砀山县
13.六安市下辖舒城县、霍山县、霍邱县、金寨县
14.亳州市下辖利辛县、蒙城县、涡阳县
15.池州市下辖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
16.宣城市下辖宁国市、广德市、泾县、郎溪县、旌德县、绩溪县
1 安徽省共有16个地级市和105个县(包括县级市和县)。
2 安徽作为一个较大的省份,行政区划较为复杂,除了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区划以外,还有县级市、市辖区、行政区等,也增加了行政区划的数量。
3 安徽省下辖的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安庆、黄山、滁州、阜阳、宿州、巢湖、六安、亳州、池州。
105个县级行政区划包括58个县、20个县级市、26个市辖区和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