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肥seo内容详情

三国的合肥真叫合肥吗?

2025-09-12 15 51kk

三国的合肥真叫合肥吗?

三国时期合肥称庐州、庐阳、合淝,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它东挽江淮丘陵张八陵,西抱大别山余脉皖西山地,南濒长江,北枕淮河。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武帝首置合肥县,时移世易,当地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三国时,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

淮南郡: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袁术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建安四年(199年),术亡改称九江郡,仍兼扬州治(五年,改治合肥)。黄初二年,封文帝子曹邕为淮南公,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三年,进爵淮南王。四年,改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曹操子白马王曹彪为楚王,改淮南郡为楚国。嘉平元年(249年),国除为淮南郡。淮南郡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领7个县:合肥、成德、寿春、下蔡、西曲阳、平阿、义成。

合肥名字典故?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

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