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合肥包括了巢湖的一部分加上庐江,按目前的行政区划合肥近代以来的名人就太多了。
晚清阶段合肥主要名人:
晚清重臣李鸿章、北洋水师丁汝昌、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北洋总理段祺瑞、晚清名将聂士成。
明国时期,属于国民党阵营将领:
斧头帮帮主王亚樵、西北军统帅冯玉祥、国民党将领卫立煌、张治中、远征军统帅孙立人。
孙立人曾经把缅甸战场来过中国的日军俘虏全部枪决,目前孙将军的遗骨据说还没下葬去,希望有一天能运回故土。
我党将领:
谍战之王李克农,李克农在情报战线是神一样的存在,为革命胜利做出来杰出贡献。
建国后: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联想杨元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
越战英雄丁晓兵,现少将军衔。
合肥,是安徽的省会,简称“庐”,古代时,称庐州、庐阳等。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合肥作为地名出现,首次出现于司马迁著的《史记·货殖列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在古代,合肥也出了不少名人。比如大家听的较多的包拯包青天。
那近代以来,合肥有什么历史名人呢?
想要知道合肥近代以来的名人,先要清楚近代史的时间段。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时间段。
清楚了近代史的时间段,下面就说说合肥近代史的历史名人,比如有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卫立煌、暗杀大王王亚樵等等。
而这里要说的是另外一位,他就是有“丛林之狐”和“东方隆美尔”之称的孙立人。
孙立人,字抚民,1900年出生于安徽庐江(隶属合肥),他是在抗战时期,在军级将领中消灭日军最多的将军。
孙立人,五岁丧母。后随父亲去了青岛,9岁进入德文小学上学,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自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次会战,中国和日本共投入了约100万军队参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战中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虽然最后中国军队撤出了战场。但对于中国而言,却体现了中国绝不会向日军投降,得以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和日军血战到底的决心。也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同时,正是因为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得以为上海和长江下游的物资内迁赢得时间,而这些物资内迁则为之后中国长期抗战奠定了物资基础。
对于这次的大型会战,孙立人也是参加的。1937年11月3日,日军进攻苏州河,孙立人带领部队和日寇血战8小时后,将敌人打退。到了晚上的时候,孙立人带人本想趁着天黑把浮桥毁了,但结果却遭到敌人袭击,而孙立人本人也被炮火炸伤。由于伤势严重,他昏迷了三天。
到11月12日,中国军队相继撤出淞沪战场,而孙立人则被送到香港医治。
1941年,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随着抗战的持续,中国决定派兵入缅甸和日军作战,于是在1942年成立中国远征军。下辖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共9个师10万多人。
1942年4月,孙立人带领新38师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
期间,孙立人打出了一场轰动全球的战役,当时他以不到一千人的部队,不仅打退了数倍于已的敌人,而且还救出了将近7倍于已的友军。这一战,可谓是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士气,也打出了孙立人的豪气。
孙立人这次入缅作战,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中,消灭敌人两千多人,之后在孟拱河谷战役中,又消灭一万两千多日军。
之后孙立人再次入缅和日军作战时,他又陆续消灭日军三万三千多人。
就以消灭日军的数量而言,孙立人是抗日战争时期,军级将领中消灭日军最多的将军。
抗战结束后,很快又进入了内战,也就是解放战争。在内战初期,孙立人带领部队进入东北,他以优势的兵力,在东北战场上还曾一度占了上风。不过,之后由于他和杜聿明关系不和,结果就被调离战场。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台湾因病去世,享年90岁。
孙立人故居,位于安徽合肥市庐江县金牛镇旁。(金牛镇,始建于三国时期,因此地依金牛山而得名)。孙立人故居是他24岁结婚时住的地方。
晚年的孙立人在台湾时,时刻想念着庐江县金牛镇的老家,不过由于他年龄大了,不宜远行,所以就没能回到家乡。1988年4月,孙立人的朋友回乡探亲,然后朋友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孙立人金牛镇老家照片,孙立人看后激动万分。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