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住建部公布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第二批特色小镇数量增加至276个,相比于第一批数 量 有 明 显 提 升 。对 比 第 一 批 特 色 小 镇 的 产 业 分布,第二批产业分布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受国家政策引导,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占比下降至28%,未超过1/3;
(2)以农业、工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占比均有明显上升;
(3)支柱产业呈现多元化,出现体育小镇、乐商小镇、田园小镇等特色小镇,产业分布更为均衡,更具特色性和多元化。
对比第一、二批特色小镇主导产业我们发现:国家级特色小镇政府引导向“弱旅游、强产业”以及“强调文化IP”方向演变。在政策引导下,预测未来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如下:
(1)构建特色主导产业,在差异定位和领域细分中构建小城镇大产业格局;
(2)依托“特色产业”,纵向从产业生产到应用和服务延伸,横向产业间跨界融合发展;
(3)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田园综合体或将成为未来产业趋势
从国内政府与企业工作实践来看,“特色小镇”相关名词早有提及,直到2014年杭州云栖小镇被作为市场典范,并于2015年在浙江省相关文件首次赋予特色小镇独特含义,即“非镇非区的多功能创新空间”,进而2016年上升为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力推的国家战略,强调“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其所指行政单元的建制特色小城镇也简化称为“特色小镇”。
合肥市高刘镇围绕规划方案所确定的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强工业、特农业、扩城建、兴三产”的发展思路,突出“工业强镇”战略,着力打造“空港新城,白鹅之乡,淠河明珠”,努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其特色小镇未来项目将以PPP模式为主。其未来潜力要素主要有三点:
(1) 区位价值
产业基础完善,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2) 产业发展策略(生态产业)
(3)文化旅游
所以,看其投资潜力主要评估当地政府的产业布局政策与规划、评估其区位价值与文化生态的价值可塑性。另外还有您的投资专业领域与回报期望与该区域发展的匹配性。
评估维度如下图:
更多资讯可关注我的公众号(用户名)
评论列表 (0条)